欢迎您访问无忧自考网!

江西师范大学好吗?,江西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呀

更新时间:2022-10-02 16:28:06作者:chanong

江西师范大学到底好不好? 评价怎么样? 值得读吗? 高考报名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在自考网上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概要等,可以客观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请参考。

江西师范大学好吗

江西师范大学好吗?,江西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呀

口碑1 :

女性多,生活简单,环境优美宜人

口碑2 :

学校的环境不错。 面积很大。 食堂有五个。 饭菜也很好吃。 很划算。 住宿没问题。 四个人一个房间。 学校的气氛很好。 在江西是个好学校。

口碑3 :

学校环境很优美,有五个食堂和各大小吃店,生活区还算集中,很方便很美。 学校的图书馆也有自学设置,不用担心已经坐不下座位了。

口碑4 :

江西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学校师范类专业较强。 其他专业也可以。 例如,是我所属的经营系的专家。 大学主要靠自己,所以我建议你去图书馆,而不是只靠老师上课。 师资力量:专业老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名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口碑5 :

新校区环境很好,越来越好了。 南昌市新建的1号线地铁,学校出口有两个车站,很近很方便。 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也很多,还有休息室。 宿舍有空调,有门卫,安全性也很好,整体很好。 我大学有旅游管理专业。 我们学校有金牌讲座。 是江西旅游界的头牌啊。 学校的旅行老师很好。

口碑6 :

学校又大又干净,建筑规划好,干净整洁,有几个食堂,饭菜味道很好。 学校那边是地铁站。 专业实力总体不错,老师很认真负责,而且很年轻或心态年轻,与学生没有距离感,专业课程安排合理,由浅入深,容易循序渐进接受。

口碑7 :

学校环境很好,食堂好吃便宜,学习氛围好,每天开心充实,社团活动很多,住宿条件好,一个人环卫,开空调,四个人睡觉。

口碑8 :

我就读的江西师范大学是个很好的学校,学校住宿环境好,有空调和门卫。 学校环境很好,校园里种着各种花草树木,终年风景优美,学校宽敞,各种教学设施齐全。 学校里的学习气氛也很好,很多学生早起学习,自习室永远挤满了人。 个人所学专业为文化产业管理,所有课程均深造,就业前景良好。

口碑9 :

学校面积大,最好的宿舍是女研究生宿舍有电梯,有门卫,师资好,学校自习室气氛好,适合读书考试。 但是,外省的人只认识了211。 本省的认可很高,在本省就业很容易。 美术是师范大学的专业非常强。 老师是很有实力的教授,经常请外面的教授交流座谈会。 人文气息浓厚,美术工作室在新大楼里,有空调很干净,要来日本。 我所在的美术专业在本省真的很好。 专业性强,在综合类大学中很好。

口碑10 :

学校风景好,食堂食物味道好,价格也很好,学校有五个食堂。 我们就业比较好,容易感兴趣。 具体细分的话,有相当多方向的虚拟现实、商务软件、动画、移动开发、嵌入式等。

以上只是一些网友的评价,对于江西师范大学怎么样,我相信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

校友会大学排名数据显示,江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05,武书连大学排名第130,软科大学排名第117。

院校 排行榜 排名 所在地 类型 办学层次
江西师范大学 校友会 105 南昌市 师范类 普通本科
江西师范大学 武书连 130 南昌市 师范类 普通本科
江西师范大学 软科 117 南昌市 师范类 普通本科

江西师范大学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程、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于一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处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的江西省会南昌,对江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省属重点(学校现有瑶湖、青山湖两校区,占地面积3500多亩,建筑面积140多万平方米,藏书图书336万余册,电子图书175万余册,数据库89个) 瑶湖校区无围墙,四面环环7公里长的瑶川,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色。

历史沿革

肇始于庐山白鹿洞书院,始建于1940年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普通高等学校。 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建成并整合。

学校经营思想

学校七迁六易,四次调整,提炼“静思笃行,持中秉正”校训,培育“团结、勤奋、求是、创新”优良校风,倡导“以人为本、走向社会”办学思想

学科建设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首家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程、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拥有22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89个本科专业。 2个世界领先的1%学科(化学、材料科学),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五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的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A类学科,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数学、化学进入B类学科。

人才培养

本科招生专业76人,全日制本科生约3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多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多人。 获得国家教育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1项,国家教育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2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其中国家级在线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在线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在线混合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 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万种新教材11种; 省级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2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0个,其中精品线上开放课程36个,虚拟线下一流课程16门,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省级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省级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从1999年开始学校实行学分制改革,以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菜单式培养、开放型教学为机制,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厚专业基础、宽学科口径、高品质素质” 着力培养“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提出“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培养社会骨干人才的目标定位,围绕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 着力满足自主发展、多种增长的四个理性选择,从2012年启动“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从2013年开始实施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 1000人,本硕、硕),2011年,学校就业工作面向全国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 2015-2023年)中,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共有66个专业参与,其中28个专业排名第一,累计57个专业名列前三。 5所以上学校参评的专业中,学校有20个专业排名首位,数量居全省第一; 45个专业排名前三,比例全省最高。 2023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3年成为全国地方师范大学首批江西省唯一获批的高校,2023年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3年被评为全国高校教师考核改革示范学校,2023年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多所高校。 2023年入选全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高校,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2023年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专家组称赞学校是具有历史底蕴、文化情怀、名校气质的“示范大学”。

科学研究

学校现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分子筛膜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无机膜材料包括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湿地与流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水上项目训练监测与干预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家和地区研究中心“马达加斯加研究中心”、 1个外交部国家和地区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1个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6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3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立项建设项目) 1个实验室和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培养基地、4个省工程实验室、4个省社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教育厅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大学科研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大学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 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重大招标案件4项、重点项目12项;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重大专项、“973”计划前期预研项目、国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项目100多项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1项、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省高校哲社研究重要招标项目(重点项目) 30余项。 2012年以来,学校年度科研项目立项总经费均超过1亿元,近6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位居全国师范院校前10位。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设立41项,其中重大招标案件、重大委托项目3项,年度项目设立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七位,在全国师范类院校和全省高校中均排名第一。 2023年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5项,2023年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7项。 学校有期刊5册,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心理学探新》等3种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源期刊。

师资队伍

学校总部有在籍(包括人事代理在内)教职员工2698人,其中专职教师1836人,博士1022人。 专职教师中,4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为62.14%; 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56.48%;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8.73%。

至于国家级优秀人才,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双聘)、国际欧亚科学院、英国社科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贡献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全国示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14人; 公安部五届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1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 2人,教育部高校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

省级优秀人才方面,目前学校有省“双千计划”人选37人,省高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9人,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22人,江西省教育名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48人

学生竞赛

学校注重通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是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校团委在全国师范院校中首次获得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 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等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文艺竞赛、体育竞赛、专业竞赛、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如“蓝天”环保组织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团体,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生命湖最佳保护实践奖”。 学校提出的《纯洁.朝气.责任—努力培育青年精气神塑造青年新形象》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卓越成就一等奖音乐学院合唱团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览会上获得专业组声乐类金奖的杨文军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皮划艇项目奥运会冠军运动员。 金紫薇和队友实现了中国赛艇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并在第16届亚运会上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劳义先生给了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勇气。 是中国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男子100米冠军的选手。 2011年,寿旻超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3枚金牌,创下江西省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历史最高成绩。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5-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学科竞赛中,学校位居全国高校第122名,师范院校第9名,同类师范院校第6名。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开展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将其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 在第四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技能大赛中,学生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一。 学校在201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得一项特等奖、一项特殊一等奖、三项一等奖、十九项二、三等奖, 江西大学实现参赛特等奖“零”的突破,是江西实现唯一一届“挑战杯”竞赛特、三等奖202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红色专项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等奖2012年、2023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7项; 2023年、2023年、2023年“创造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创业实践挑战大赛”金奖1项、“公益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铜奖11项,是江西省唯一“让青春” 学校多次获评全国高校优秀2023年,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学校连续4届获得“先进集体奖”,连续2届获得双赛道“先进集体奖”,首次进入全国排名前十六届大赛以来,学校获得金牌3金14银22铜,是全国唯一4届连续获得“先进集体奖”的师范院校,也是全国唯一连续2届获得赛道“先进集体奖”的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是学校的传统和本色。 学校已成为江西基础教育教师人才的摇篮、教师骨干人才培训的基地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引擎。 学校培养师范类专业毕业生35万多人,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中涌现出大量优秀毕业生和基础教育一线骨干力量。 目前,江西省近50%的中小学特级教师,60%以上的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80%以上的高中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都是学校毕业生。

学校现有师范类专业19个,全日制本科师范生约1万人。 近年来,学校恪守地方师范大学使命,以培养优秀人民教师为己任,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彰显教师教育优势特色。 2004年,学校实施“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教育部确定在全国开展“农村支教计划”试点高校。 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所实施“国培计划”工程的大学。 202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推进卓越中学教师培养”大学。 获批准教育部“优秀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项、“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2项、国家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育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获评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1个。 2018年获得基础教育类国家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从2013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本科公费师范生教育试点,从2023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农村小学实习支教活动”。 学校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省日访问量最大的“江西教师网”和“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网培训工作室”等项目,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年,两门教师教育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等师范类专业获教育部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定。

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为使命,充分发挥“人才库”、“引擎”、“智力源”在江西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校积极支持和资助地级市高校建设,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师资。 近年来,学校注意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和我省独有的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等学科优势,搭建鄱阳文化平台,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 充分发挥传统基础学科和理工类应用学科优势,取得以“奥运金花”——“糖、剂、布、膜、湖”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成果; “十三五”期间,学校积极布局省委省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培育以“淡水鱼、新材料、新能源、VR技术和新中药”为代表的“五颗新果实”,培育学校科学创新学校积极参与江西省科技振兴规划,将总投资1亿多元的“年产1500吨汽油防爆剂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实现了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大突破LED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将成为全国三大生产基地; 依托学校纳米纤维技术,由学科科研人员创办的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年产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电池隔板产品生产基地在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重成立,项目总投资达6亿元,投产年2023年,学校有1项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金额500万元,3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金额36万元; 方志远教授在九登央视《百家讲坛》讲授国史,被评为《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和“最受欢迎节目”。 大学科技园2011年获批准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2012年获批准为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3年获批准为全国师范大学第三批国家大学科技园,2023年获批准为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平台”,2023年获批准为国家级大创空间学校积极发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库”作用,智库建设取得新进展。 区域发展研究院、苏区振兴研究院入选省重点新型智库试点建设单位的苏区振兴研究院、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转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产业结构转型与高级化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智库索引( CTTI )、 苏区振兴研究院入选CTTI中国高校百强智库,成为江西唯一进入中国智库CTTI高校百强排行榜的研究院,也是全国唯一专注革命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研究的百强智库。 学校创办智库内刊《江西发展研究》和《苏区振兴论坛策论专报》,协商政治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教师160多项研究成果被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240余次,其中中央领导批示5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0余次。 社会治理、地方政府效能、脱贫攻坚等领域的研究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建议政策多次写入政府文件。 2011年以来,连续出版发表《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报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近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或转载,研究成果多次出现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

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推进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30个国家和地区近100所高校机构开展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共建、文化交流、科研合作等项目。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国际汉语教师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大学,招收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到学校学习。 学校“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经外交部批准成立,“马达加斯加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家和地区研究中心备案名单。 学校是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的成员高校,成立了江西省孔子学院工作联盟。 学校目前承担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巴勒斯坦圣城大学孔子学院、墨西哥合众国的墨西哥市孔子学院,其中塔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被评为“模范孔子学院”。

校友工作

81年来,学校累计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近45万人,涌现出大批杰出人才。 其中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江西省委原书记万绍芬、中宣部原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原局长、安徽省委原书记王太华、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沈德咏、国家信访局原局长、 党组书记舒晓琴、政协江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刘上洋、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周萌、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原副局长范卫平、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刘克强、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力平、杂志社总编辑陈扬还有黄克智、曾庆元、孙金声两院院士,重点大学导师有解沛基、刘振群、尹长民、贝效良、林增平、蒋建平,著名制浆造纸专家陈嘉翔,国家最高出版荣誉奖——韦勇出版奖获得者徐柏容,著名诗人公刘,著名军旅作曲家杨非,著名十九大代表、中学高级教师龚德凌、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支月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罗熹、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黄洪元、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原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经纶、世界500强企业江西省铜业公司原董事长李保民、江西济民信托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上市公司江苏昆山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仕铭、香港上市公司肇庆市科技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念乔、 北京快乐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逸分期创始人罗敏、奥运冠军杨文军、金紫薇、第十七届华表奖获得者张品成、国家级教学名师赖大仁等。 学校在校友会网络2020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上排名全国高校第89位,在2020中国大学富豪校友排行榜上排名第86位,在2020中国最具财富创造力的高校排行榜上排名第65位。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学校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全国同类高校奋勇争先,在省内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以身作则。 扎根江西,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为建设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师范大学发展定位而奋斗,努力在描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的伟大实践中重谱新编。

是否是985 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 主管单位 江西省
创建时间 1940年 博士点数量 一级:9,二级:0
硕士点数量 一级:31,二级:0 学校类型 师范类
所在城市 南昌市 办学层次 普通本科

为您推荐

2020年9月份计算机二级什么时候出成绩,2021年9月份的计算机二级考试什么时候出成绩

十一月中上旬。 计算机二级成绩一般考试结束后50个工作日左右就可以查到考试成绩。 也就是说,9月份的计算机二级考试成绩预计11月上旬可以查到。 2022年也增加了电子证书。

2022-10-02 16:27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吗,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到底好不好? 评价怎么样? 值得读吗? 高考报名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在自考网上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概要等,可以客观反

2022-10-02 15:57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单招

湖南省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到底好不好? 评价怎么样? 值得读吗? 高考报名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在自考网上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概要等,可以

2022-10-02 15:57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哪个专业好,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百度百科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到底好不好? 评价怎么样? 值得读吗? 高考报名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在自考网上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概要等,可以客观反映学

2022-10-02 15:57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什么专业好,湖南省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到底好不好? 评价怎么样? 值得读吗? 高考报名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在自考网上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概要等,可以客观反

2022-10-02 15:56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百度百科,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怎么样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到底好不好? 评价怎么样? 值得读吗? 高考报名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在自考网上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概要等,可以客观反

2022-10-02 15:56

加载中...